发布日期:2025-01-25 19:25 点击次数:175
先说结论,在2025年,256GB的存储能用,但算不上“爽用”。所以是否够用的答案虽然因人而异,个人觉得只要预算不是太紧张,特别是选择中高端到旗舰机产品的话,还是优先选购512GB甚至1TB的产品为宜。
看到有不少网友讨论这个话题,我也顺便看了看自己平时用的比较多的3台手机,已使用量分别是362GB,296.30GB,449.88GB,也就是说如果是256GB的手机,容量都不够用了。
虽然这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手机容量大了,我需求去整理文件、删除几年前的视频、照片的需求就变弱了。但反过来说,也正是因为大容量,让我平时拍照录视频,尝试各种新APP,在主力手机上保存近几年的所有微信聊天记录,也变得毫无压力。需要一张3年前的照片,有!找一个5年前去过的餐厅?聊天记录搜一下照片都翻到了!
很多时候,大容量手机带来的就是那种安心感。虽然可能手机存了300GB的内容,最常用的不到3GB,但那衍生出去的99%的数据,就可以给我一种重要信息都一直随身带着,想要查什么分分钟就能找到的自信。再加上可以省去整理文件、照片的时间和精力,花在做自己喜欢的项目,和家人朋友一起玩,甚至躺着发呆听听歌,也是一种取舍吧。
纵观手机的发展史,其实手机存储容量一直存在“性价比低”的情况。往往128GB升级到256GB,就要加大几百到1000元的预算,再升级到512GB又是一笔。而电脑上零售的SSD产品,1TB的基本300-500元就能买到了,考虑到手机厂商的采购量,成本价只会更低。但这也没办法,本质上来说集成化程度越高的产品,厂商可以操作的“价格歧视”策略就越强。具体来说就是越高配置的产品,性价比越低,因为知道有重度需求的用户和预算足的用户,都是价格不敏感的。这一点手机是、电脑是、游戏外设是、甚至奢侈品腕表、大牌包包都是一样的道理。但为了那多一些的优质体验,我们很多时候也只能选择加钱买体验了。
同时,大容量手机其实也可以延长手机的整体使用寿命。虽然最近网上有一些第三方服务商自己改手机存储,特别是iPhone存储芯片的业务。但大型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品控,和作坊式手工焊接的品控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所以如果预算不是太紧张,买手机的时候选择大一些的存储空间,可能就能多用1-2年,长期看未必不合算。
最后还是那句话,手机是自己用的,不管是多少存储空间,是否需要顶级的性能、复杂的多摄像头系统,亦或者超大的电池,超快的充电,还是得落地到自己的真实使用需求。对我个人来说,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和数码发烧友,选择大容量手机来提升自己的创作效率和照片、视频质量,几乎是不用犹豫的选择。
但对于一些轻度用户,就用手机打打电话,网购,微信联系亲友同事,拍照的需求几乎只限于扫码和打卡,那64GB的手机可能都够用了,2-3年前的手机到现在也还是没必要换。那即使到了2025年,继续用适合自己的旧手机,其实就还是最优解。